集團新聞
叉車集團目前已經形成以合力工業園為中心,以陜西寶雞合力、湖南衡陽合力、寧波力達、遼寧盤錦合力四個整機廠為東、西、南、北方的產業布局基地。
集團黨建
安徽叉車集團探索推行‘五法’破解國企黨建工作難題,有創新、有特色、有實效,形成了抓黨建促發展的‘合力’品牌。
產品中心
集運搬系列、市場服務、產業配套三大解決方案為主體,是全球信賴叉車領域運輸解決方案服務商!
集團品牌
百年合力是我們的理念定義,世界五強是我們量化的目標,合力人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拼搏進取,逐漸把企業做大做強。
集團文化
今天我們提出躋身世界叉車行業第一集團,進入世界五強的目標,是對我們輝煌的歷史的傳承,更是合力人永不停息的腳步!
社會責任
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脫貧攻堅、社會公益等方面取得成效顯著,同時緊緊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做強做優工業車輛主業。
關于集團
安徽叉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叉車集團”)系安徽省屬國有獨資公司,其前身為合肥礦機廠新廠,始建于1958年,1992年以合肥叉車總廠為核心組建叉車集團。
聯系我們
叉車集團將以“創一流品牌、進世界五強”為目標,以科學發展為主題,自主創新為支撐,致力于成為中國工業車輛行業的領導者,全球工業車輛行業的領先者。
信息公開
規范企業信息公開,推進工作透明度,提高服務滿意度。
【中國工業報】“致敬工業先鋒”:科技激發新動能 改革沒有完成時
發布日期: 2025-06-20 16:00 合力叉車字號:A+ A A-
全球智能搬運新時代下,價格戰、供需博弈、技術路線之爭等引發的行業風險加劇。
肩負民族工業車輛發展重任,中國叉車領軍企業——安徽叉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安徽叉車集團”或“合力”)發展迅猛,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加速推進內燃轉電動、鉛酸轉鋰電、傳統能源轉新能源,全力培育氫能叉車產業,以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催生企業發展新動能。
近日,中國工業報記者與安徽叉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安國進行了一場獨家對話,探尋這位工業先鋒如何帶領擁有六十七載發展歷史的國有叉車龍頭,成長為布局全球市場的世界級叉車品牌。
Q1:電動化、新能源化給工業車輛行業帶來了哪些影響?在技術路線的選擇及培育上,安徽叉車集團將堅持怎樣的發展方向?
電動化與新能源化正重塑全球工業車輛產業格局,過去的老牌傳統工業車輛企業勢必會受到技術迭代浪潮的沖擊,這場變革是一次技術革命,更是中國制造向高端躍遷的戰略機遇。
安徽叉車集團堅持內燃轉電動、鉛酸轉鋰電、傳統能源轉新能源的轉型之路,將重點在三個方面發力:一是核心技術突圍,加大在電動叉車核心技術,特別是“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的研發投入,提升產品性能和可靠性,開發智能電動叉車,引領行業發展方向;二是產業生態重構,積極順應行業電動化發展趨勢,健全電動全產業鏈條布局,彌補產業短板,完善“產品+服務”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提供電池維護、“油改電”“鉛改鋰”等增值服務;三是全球市場破局,以新能源叉車技術路線加速領跑,優化產品結構,在全球高端市場上打造更多電動“爆款”產品,為全球工業車輛升級提供“合力方案”。
安徽叉車集團在技術路線上有著明確技術整體規劃、產品技術路線圖,近年來始終在掛圖作戰,堅持以研發一代、應用一代和儲備一代的三級研發體系為支撐,以搭建車身、整機工程等公共技術模塊為基礎,以電氣系統、動力系統、底盤工程為核心模塊支撐的電動和智能創新技術,形成“研而精,研可用”的技術聚焦,緊密結合技術研發和市場需求,打造雙驅動的研發內生循環體系。
近年來,安徽叉車集團在科技創新成果上成績斐然。一是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明顯突破。“低速無人駕駛技術”項目入選安徽省國資委2024年科技創新攻關項目,完成3.5t固態儲氫氫能叉車示范應用,完成多項軟硬件技術突破,為物流裝備注入“自主芯”。二是科技成果轉化成效顯著。2024年上市車型203款,新產品產值率72.14%,比去年同期增長2.8%;5個新產品通過省級新產品認定,2個產品被認定為安徽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三是科技創新成果突出。截至2024年底,集團有效專利4294件,其中2024年授權發明專利170件;主持制定國際標準2項,參與制定國際標準6項,主持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86項,行業標準32項,參與70%以上現行標準制修訂,榮登2024年安徽省發明專利百強榜。
Q2:從傳統內燃機叉車到電動叉車、氫能叉車,從關鍵核心零部件到后服務市場,在培育產業新動能上,安徽叉車集團如何發力?
在培育產業新動能上,安徽叉車集團聚焦整機、零部件、智能物流、后市場四大業務板塊,全方位轉型升級,不斷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一是優化產品結構,做強叉車整機業務。重點提高電動及新能源產品占比,加大高端產品應用推廣,加快氫能叉車產業化。二是開拓外部市場,做優零部件業務。加快零部件企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發展,提高工業車輛市場占有率,積極向工程機械其他行業拓展,著力提高集團外營業收入占比,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合力部件品牌。三是集聚要素資源,做大智能物流業務。以智能物流為第二增長引擎,加快智能物流業務的專業化整合,著力成為“國內領航、國際一流”的智能物流核心裝備供應商及集成商。四是強化服務保障,做實后市場業務。加大后市場業務板塊的改革發展力度,提升國內外后市場服務能力,培育后市場利潤增長點,激發后市場活力。
我對氫能叉車發展前景比較樂觀,安徽叉車集團也一直致力于氫能技術前瞻布局,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共同推動氫能叉車產業的健康發展。2021年,安徽叉車集團率先推出多款2-10噸氫燃料叉車產品,相關產品填補國內空白,相關技術國內領先。目前,已申報相關專利23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主持制定了《工業車輛用氫燃料電池系統技術規范》,安徽叉車集團也成為全國首家氫燃料叉車上牌企業。氫能叉車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但在規模化、市場化方面仍需攻克成本、加氫基礎設施、核心技術、氫氣供應體系和行業標準等方面的挑戰。
智能物流是工業車輛的下一場,也已然成為安徽叉車集團實現第二增長曲線的必然選擇,事實上,我們早已開始謀篇布局。目前,已形成以合力科技、宇鋒智能、江淮智行、智能院為支撐的技術創新和業務實施體系。2025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安徽叉車集團“三司一院”研、產、供、銷、服的全面整合,深入推進平臺構建和機制支撐,實現智能物流板塊高質量發展。
Q3:當“國內競爭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成為常態,將給工業車輛行業,帶來哪些影響?安徽叉車集團海外市場布局情況如何?
“國內競爭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成為常態,給工業車輛行業和企業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是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國內外企業將在同一市場展開競爭,價格戰、技術戰、品牌戰將更加頻繁。二是要求企業具備全球視野。國際化競爭要求企業具備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能夠根據不同市場的需求進行產品研發和市場布局。三是技術創新成為關鍵。在全球化競爭中,技術創新將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關鍵,企業需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和附加值。四是品牌建設更加重要。在國際競爭中,品牌影響力將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需要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安徽叉車集團聚焦“世界一流,百年合力”的發展目標,著力構建“1+N+X”的國際化戰略,即1個海外總部、N個海外中心、X個海外代理網絡。目前,在全球已建成1個海外總部,1個海外研發中心,7個海外營銷中心,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300多家海外代理網絡。2025年,將重點開拓東南亞、中東、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
在邁向世界一流,打造世界級叉車品牌這一目標上,安徽叉車集團將重點圍繞以下五個方面發力:一是堅持技術創新,引領行業發展。繼續加大研發投入,聚焦新能源、智能化等前沿技術,保持技術領先優勢。二是深化全球布局,提升市場占有率。繼續推進海外市場的本地化戰略,深耕重點市場,拓展新興市場,不斷提升全球市場占有率。三是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影響力。加大品牌宣傳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打造世界級叉車品牌。四是優化供應鏈管理,提升運營效率。構建安全、高效、協同的全球供應鏈體系,提升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成本控制能力。五是培養國際化人才,提升管理水平。加強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提升企業的國際化管理水平和跨文化溝通能力。
Q4:您如何看待當前全球工業車輛的整體發展形勢?中國企業如何在全球叉車市場格局中爭先進位?
我對全球工業車輛的發展態勢呈樂觀態度。首先,工業車輛因其下游行業應用廣泛的特殊屬性,行業成長性較高,行業增長韌性很強。2013年至2023年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約8%,在去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全球工業車輛訂單數據同比增長仍超3%。其次,工業車輛行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發展趨勢明顯。2024年,全球工業車輛產品電動化占比已超70%,中國電動化占比已達74%;豐田、凱傲、永恒力等全球工業車輛主要廠商紛紛布局智能物流行業,加快由單一設備供應商向智能物流集成商的轉型發展。
中國企業在全球工業車輛行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從綜合實力來看,近年來,國產叉車實現較快發展,提升了企業在品牌知名度、技術創新、產品質量和性價比方面的綜合競爭力,國產叉車在全球市場上的聲譽和認可度正日益增強,出口需求顯著增長。2024年,我國叉車出口48萬臺,同比增長18.5%,海外市場銷量的比重提升至37.3%。從技術實力來看,經過多年技術積累及持續性的研發投入,國內品牌產品系列完整性、核心技術掌控能力、試驗檢測水平和設計研發流程等技術質量管理方面的能力正逐步向國際行業先進水平看齊。
行業電動化、智能化的發展有望重塑全球市場格局,雖然歐美日企業仍然具有強大的品牌優勢和技術實力,但其市場份額近年來有所下降,中國企業順應電動化、智能化趨勢,彎道超車、奮起直追。
應看到,鋰電技術是中國企業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機會之一,但并非唯一因素。中國擁有完整的鋰電池產業鏈,在電池成本方面具有優勢,在鋰電技術方面,中國企業與國外企業的差距相對較小,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領先優勢。然而要想實現彎道超車,中國企業還需要在三電技術、品牌影響力、售后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
Q5:作為國有控股叉車龍頭,三年國企改革階段目標完成后,安徽叉車集團的改革是否仍在持續?
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安徽叉車集團乘勢而上,全面啟動新一輪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目前也已基本完成,并取得了明顯成效。
近年來,安徽叉車集團持續向改革要動力,以改革激活力,主動改革、精準改革、集成改革,合力科技混改及員工持股、技術中心項目制改革、營銷體系改革等一批標志性改革成果不斷突破,一批順應企業發展的改革紅利加速釋放。對于安徽叉車集團來說,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改革就是要與時俱進、不斷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企業在轉型發展過程中不斷會有新問題、新挑戰,只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促發展,才能有效應對風險挑戰,開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廣闊前景。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安徽叉車集團將集中在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管理優化等方面,勇于啃改革的硬骨頭。面對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卡脖子”問題,持續強化科技引領,加強基礎性、緊迫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面對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問題,深入推進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大新興產業領域投資力度,圍繞“三電”領域加快強鏈補鏈,謀劃推動智能物流業務的專業化整合,不斷壯大新質生產力;深化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持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快構建新型經營責任制,探索實施更加精準高效的收入分配機制,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Q6:櫛風沐雨六十七載,安徽叉車集團成功穿越數次成長周期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人是做成事的最關鍵因素,合力人始終堅守聚焦主業的初心,一代代合力人賡續奮斗,身體力行,才創造了安徽乃至中國工業的“傳奇”,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奮進史詩。
六十七載歲月光影,我們通過“一群人,一輩子,干好一件事”的執著堅守,“愚公移山、排除萬難”的艱苦奮斗,凝結形成強調合作、創新和責任的企業文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不竭的精神動力。除此之外,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嚴格的質量控制和可靠的產品性能、完善的營銷網絡和優質的售后服務、靈活的市場策略和快速的市場響應等也都是安徽叉車集團成功穿越數次成長周期的關鍵因素。
在新一輪轉型過程中,安徽叉車集團面臨諸多技術挑戰。智能化、無人化是叉車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安徽叉車集團需要進一步突破智能駕駛、感知決策、數字孿生等關鍵技術,實現叉車產品的智能化升級;新能源叉車是行業發展的趨勢,安徽叉車集團需要加快在電機、電控、氫燃料電池等新能源技術領域的研發和應用,提升產品的續航能力、可靠性和安全性;叉車的一些核心零部件如高端液壓件、控制系統等仍依賴進口,安徽叉車集團需要加強在這些領域的研發和產業化,進一步實現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
面臨激烈的競爭態勢,安徽叉車集團同樣面臨諸多市場難題。需求結構上,客戶對叉車產品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個性化,對產品的性能、效率、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際市場上,安徽叉車集團面臨著來自歐美日韓等知名品牌的競爭,需要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國際化運營能力;售后服務上,叉車后市場服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安徽叉車集團需要構建更加完善的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增強客戶黏性。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前進的道路并非都是坦途,總有“躲不開”“繞不過”的崎嶇小路,不為困境所滯、不為逆境所擾,這是一家企業成就歷史、鑄就輝煌的必經之路。安徽叉車集團櫛風沐雨六十七載,靠的就是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的行動力。我相信只要征服了這些“婁山關”“臘子口”,合力將取得更大突破。
楊安國:“一群人,一輩子,干好一件事”
“一群人,一輩子,干好一件事”是安徽叉車集團長期以來堅持的企業精神,是安徽叉車集團連續34年位列國內同行業前列的成功密碼,更是這家國有控股叉車龍頭“掌舵者”楊安國的生動寫照。
67年來,伴隨新中國工業發展,以楊安國為代表的一代代合力人將“一群人,一輩子,干好一件事”的信念融入骨血,身體力行,從而創造了安徽乃至中國工業的“傳奇”,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奮進史詩。他們高擎民族叉車行業旗幟,堅持深耕主業不動搖,代表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與世界一流企業進行角逐。
楊安國坦言,“一群人,一輩子,干好一件事”是對中國制造業堅守初心、追求卓越的生動詮釋,更是合力在全球工業車輛領域立足的核心軟實力。安徽叉車集團不斷加強工業車輛技術研究,成功攻克寬溫域低溫電池技術,實現高效分布式電驅動技術和低速無人駕駛等系列技術的突破、氫燃料工業車輛和高壓鋰電產品的示范應用,搶占智能物流新賽道,用有限的資源創造了無限的夢想。
各種數據信手拈來,各類項目如數家珍,在采訪過程中,楊安國獨具個人魅力的理性、平和、專業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多次強調,作為一家國有企業負責人,既要有戰略定力,也要有包容心態,應始終堅持把國家戰略、企業發展放在首位,注重傾聽一線員工、領導班子和合作伙伴的聲音,在集體智慧中尋找最優解。
正如楊安國所言,由他所帶領的安徽叉車集團始終聚焦主業,避免盲目擴張,以踏實的態度,堅實的步伐,長期扎根工業車輛領域,實現了從傳統燃油叉車到新能源、智能物流裝備的升級,完成了從“安徽合力”到“中國合力”,再到“讓世界更合力”的高質量發展生動實踐。這家擁有67年歷史的安徽省屬國有全資公司,正在新一輪轉型升級中煥發出全新生機。
2024年,安徽叉車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80.27億元、同比增長3.84%,利潤總額19.55億元、同比增長9.62%,整車銷量34.02萬臺、同比增長16.53%。成立67年零虧損,主要經濟指標連續34年位居國內工業車輛行業前列,并于2016年躋身世界工業車輛行業七強。近五年,包括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出口數量、出口創匯、海外營收占比在內的主要經營指標亦持續攀升。
堅定全球一流工業車輛及智能物流系統集成商戰略目標,在楊安國的帶領下,安徽叉車集團正以奔跑姿態,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加速邁進。
0551-63648005 63632133
安徽省合肥市望江西路15號
webmaster@heliforklift.com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皖ICP備05001082號-1